重症医学科
科室介绍
团队介绍
唐中建
学术任职及荣誉称号:中共党员,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。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,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,重庆市医院管理学会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,重庆市医师协会院前急救分会副会长,重庆市生理科学会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,重庆市重症质量控制中心渝東分中心主任,重庆市院前急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,重庆市区县医院首批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,重庆市医师协会感染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灾害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器官移植专委会委员,川渝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,重庆市应急专家组成员,重庆市医师协会急诊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医师协会重症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委员会感染专委会常委,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,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,重庆市卫健委先进个人,重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,万州抗疫卫士,涪陵区急诊专委会主任委员,涪陵区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,2008,2020两届涪陵区拔尖人才,涪陵区名医,
1992年-2002在麻醉科工作,2002年组建医院重症医学科,2012-2016年把我院ICU建成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。2014-2018兼职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主任。2018年,5月成功申报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。是重庆市重症医学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;重庆市细菌真菌耐药菌救治联盟单位;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学科联盟单位;2020年获批全国规培基地,现招收规培生3名。
开展新技术40余项:115例心脏术后监护存活率98.5%;3例肝脏移植、1例肾脏移植术后管理;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率达到50%;蛇毒、蜂中毒、乌头碱、有机磷中毒抢救;经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溶栓禁忌症患者的大面积肺动脉栓塞;重症急性胰腺炎抢救成功率94%;CRRT;血液灌流;血浆置换;有创机械通气;无创机械通气;高流量氧疗;俯卧位通气;APRV治疗ARDS;USCOM;PICCO;SWAN-GANZ血流动力学监测;IABP;心脏临时起搏;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个体化溶栓治疗;心肺脑复苏;亚低温治疗;暴发性心肌炎的ECMO;重症超声;肠内、肠外营养治疗;严重脓毒症合并MODS的综合治疗;DIC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凝血调控;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;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;镇痛镇静;误输异型血患者的抢救;国内首家开展BLUE-CODE项目抢救突发心血管事件;枸橼酸抗凝技术;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紧急气管插管;呼吸循环功能支持下的内镜止血;心脏介入患者围术期器官功能支持等。到忠县、丰都、武隆推广重庆市适宜技术项目“农药中毒”。
学术科研:发表论文60余篇,其中SCI1篇,参与新冠肺炎专家共识的制定;获得涪陵区科技进步奖3项,结题市级课题1项,在研市级课题2项,在研及结题涪陵区科研课题6项,研究方向有中毒、胰腺炎、镇痛镇静、ARDS、肺栓塞。
重庆市重大疾病救治专家组成员:参加2003年重庆市第一例SARS非典诊治;2008年汶川地震5名伤员在ICU全部抢救成功;2017年2次受到重庆市卫健委调遣参加重庆市专家组,抢救2例H7N9禽流感患者均存活;2018年“涪陵9,30”大车祸中50余人受伤,ICU抢救2名重伤员,实现入院患者0死亡;2020年2月受重庆市卫健委调遣到万州参加重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,圆满完成任务。
舒艾娅
中共党员,民主党员,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,主任医师,重症医学科副主任,亚专业学科重症中毒带头人
自2003年开始一直从事于重症医学专业,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一年,获得优秀进修生,四川大学研究生学习三年,获得四川大学重症医学硕士学位。2018年担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,2020年获得重症医学主任医师资格。擅长危重病的抢救治疗特别是各种中毒患者,以及CRRT和重症超声的应用。
重庆市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病理生理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,重庆市第四届危重病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,重庆市重症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,涪陵区名医,涪陵区青年岗位能手,涪陵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, 任2020年涪陵区南马山新冠病房科主任,参加新冠救治一线工作,获得涪陵区农工民主党“抗击新冠先进个人”以及“先进个人”的称号。
发表论文20余篇,在研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,市级和区级课题各1项,完成市级课题3项,完成区级课题5项,
重症医学国家规培基地教学主任,承担7所高校大课理论教学,承担规培教学及实习带教 ,获得重医优秀教师称号,参加重庆市住培生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,获得本院优秀带教秘书以及带教老师称号,
承担周边区县医院进修医生带教 。获得AHA导师,承担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。
刘加菊
重症医学科护士长、中共党员、副主任护师
学术任职:
重庆市危急重症护理专业委会委员
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
重庆市医学会生命关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重庆市医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
荣誉称号:
涪陵区优秀护士、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、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实践优秀带教老师、涪陵区最美巾帼英雄、优秀护士长、五优护士、十佳护士、最满意护士等荣誉称号获得者。在2020年新冠抗疫期间支援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,担任危重症组护理副组长,在孝感抗疫47天,获湖北省孝感市三八红旗手、湖北省孝感市新冠疫情防控先进工作者、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最美逆行者”称号等荣誉。
2003年从事ICU临床护理工作以来,用精湛的护理技术、永不放弃在信念,和同事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,2018年担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,带领护理团队跟随医疗团队脚步,开展新技术:CRRT、血液灌流、血浆置换、有创机械通气、无创机械通气、高流量氧疗、俯卧位通气、ECMO等的护理为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;主持开展护理新技术:徒手经鼻盲插空肠营养管、超声引导下空肠管安置技术的开展解决危重患者的营养问题。通过不断进修学习,2008年获得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,2016年获得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资格,2017年获得重症护理超声培训合格证书,2018年获得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合格证书,2020年获得ECMO培训合格证书,发表论文10余篇,专利申请1项,参与科研课题研究3项。
靳鑫
毕业于重庆医学科大学,硕士研究生,从事急危重症临床诊疗,掌握各种危、急、重症的抢救治疗技术,致力于重症呼吸、重症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,申报及参与重庆市、涪陵区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学术论文2篇。
简万均
主治医师
2008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,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;
2017年获重庆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;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;
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进修一年;
2020年2月-4月在武汉完成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救治任务;
获得重症超声进阶班合格证书;
独立承担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一项;擅长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,重症胰腺炎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救治、心肺脑复苏等各种急、危重症的抢救;以及心肺交互功能的研究。在国家级,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9篇。
熊盟
中共党员、主治医师
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“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”竞赛一等奖、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“技能标兵”称号,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,重庆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“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”项目一等奖、重庆市卫生应急技能标兵称号,涪陵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项目获三等奖,涪陵区五一劳动奖章,涪陵区向上向善好青年(勤学上进),涪陵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,住培实习带教师资,实施重症相关诊疗技术(重症超声、ECMO),开展新技术1项,发表学术论著13篇。
曹家军
主治医师
2008年本科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
2014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
2015年参加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合格
2018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重症超声及呼吸治疗
承担ICU进修、规培及实习带教
参与重症专业多项科研课题,参与发表论文6篇
罗艳
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,本科,从事急危重症临床诊疗15年,掌握各种危、急、重症的抢救治疗技术,善于重症呼吸、重症循环、重症创伤、重症感染等的救治,参与重庆市、涪陵区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学术论文5篇。
尚晶晶
中共党员,2011年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,毕业后工作于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,2015年工作于涪陵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, 2017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 同年取得重症医学专科资质,掌握各种危、急、重症的抢救治疗技术,致力于重症循环、镇静镇痛的临床与研究,曾多次在学术会议病例讨论竞赛中获奖。
符宜龙、男、40岁、研究生
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。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,英文SCI共同第一作者一篇。涪陵区科委项目责任人一项并结题;以第一主研人承担并结题重庆市卫生局科研一项;承担院内新技术一项。
蒋昌华、主治医师、毕业于遵义医学科大学、硕士研究生
重庆市涪陵区医学会会员,从事急危重症临床诊疗,通过重症医学专科资质认证,熟练掌握各种危、急、重症的抢救治疗技术,致力于重症呼吸、重症感染、重症创面感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,成功申报及参与重庆市、涪陵区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学术论文7篇。
孙兵,中共党员,主治医师,硕士研究生
201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
2016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
优秀共产党员
2020年作为重庆市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援鄂抗疫任务,授予湖北省孝感市先进工作者,湖北省“最美逆行者”
发表医学论文2篇
开展新技术3项